钟楼和时间革命
现代工业时代的关键不是蒸汽机,而是时钟。——刘易斯·芒福德
击溃牛顿的钟表匠
曾经无意中看到罗辑思维中有一期节目叫《击溃牛顿的钟表匠》。主要讲述了一位钟表匠制造出高精度的钟表,使得航海事业中准确定位成为可能,极大的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实际上,关于钟表的故事不仅仅是这些。定位经度,促进航海事业的发展固然是人类历史上的大事,但是相比于钟表在公元 10 世纪~20 世纪所起的作用来说,仍然只是冰山一角。只不过因为钟表所造成的其他影响,对于我们而言几乎是「透明的」。在技术哲学发展之后,才慢慢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本文就从钟楼建筑开始,来简单介绍一下时间的代言人——钟表还有其他哪些故事。
随处可见的钟楼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一些比较古老的大城市看到钟楼,大学和教堂里一直矗立着它们的身影。甚至在一些新兴的城市里,也都会在一些关键的地方立起一座钟楼,随时提醒人们现在的时间。
钟楼是一种公共的计时工具,它在 13 世纪末~14 世纪初前后出现,并且迅速成为教堂,大学中的必备建筑。在寺院或者大学中,要求人们严格按照时间来安排自己的日常活动,比如寺院中的祈祷,礼拜,用餐等活动都有着严格的规律与秩序。
事实上,如果说钟楼这种产物是人类聚集成城市,有了安排生活,协调活动需求的产物的话。早在钟楼出现之前的公元 10 世纪前后,寺院就已经具备了一些计时工具。相传 10 世纪末的一名叫戈伯特(Gerbert)的僧侣就发明了机械水钟。因为规律,秩序,守时这些生活要求,几乎是教堂寺院的天然生活要求,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强化。(参考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
机械钟楼的出现,使得计时工具不在受到自然天气状况的影响。水流会结冰,日月星辰会被掩盖,机械钟则完全没有这些缺点,可以较为可靠的运行在各种自然状况下。于是很快被教堂寺院,以及后来出现的大学采用。
钟楼的意义和钟楼的消失
如前文所述,钟楼是一种公共的计时工具,它天生就带有自己的规范——规律、秩序、守时、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量化。
钟楼可以大范围的协调,约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使各类活动有秩序的进行。在教堂寺院中,可能所带来的影响就是严格的祈祷,礼拜,产生一种宗教意义上的行为规范。但出了教堂,到了城市中之后,这种守时,秩序的钟表规范。协调了人类的生产活动,将时间观念逐渐带入人类世界。
这种时间观念一是会提高人类生产活动的效率(在「效率的概念」产生之前,「效率」本身就已经开始存在,并且被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加强了),这同时也会反过来继续促进钟表事业的发展。
像钟楼这种重型的计时工具,一般在一大片区域内才有一座,并不是十分方便。而制种工艺的不断改善尤其是 15 世纪的发条发明之后,钟表的小型化开始有了技术基础,并且体积随之开始减小,小式的座钟开始进入房屋之中。随着制钟工艺的愈加精确以及成本的降低,这种计时工具开始走向普及。
时间革命
有一些历史研究者认为,在工业革命之前的几个世纪中,其实已经悄然进行着另一场革命,也就是所谓的「时间观念革命」或者叫「效率革命」。正是这场革命造成的变化,成为了工业革命的基石。
时间革命的发源,基本上可以从钟表彻底融入人类生活开始。当人们开始摆脱原始的「相对时间观念」,也即摆脱那种全靠日月星辰,季节变换来感知时间变换的手段,进而采用一种人造的,机械的手段来计时时,时间革命就开始了。时间不再是事物的发展变换,而是独立出来,成为了一种可以衡量量化的东西。
人们开始按照钟表给时间划分刻度,而且越来越精确。时分秒这些时间单位的引进,让人们清晰的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以及时间在日常生活,商业活动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随着商业的发展,在一定的时间内产生更多的资源成为了一种绝对的追求。这个时候,「效率」的思想已经有了萌芽。
人们不断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效率,改进生产流程,改革生产管理,采用新技术等等。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业革命有了发芽的土壤。
时间就是金钱
到了今天,「时间就是金钱」已经成为一个口头隐喻了。在我们的文化中,时间已经成为了一种宝贵的商品,是我们达成目标所需的有限资源。人们按小时,星期来计算薪酬,更精确的按照分钟来计算话费等等。我们已经把许多金钱方面的词汇概念用于时间的表达上,时间成了一种可以花费,浪费,预算,投资,节省或挥霍的东西。总而言之,时间的观念重新构建了我们日常基本生活中的行为以及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从钟楼等这类人造的,独立于自然因素的计时工具开始的。